電腦機殼決定了我們的外觀跟散熱性,要如何挑選一顆符合自己的電腦機殼呢?
1. 機殼類型
全塔機殼: 大型機殼,市面上最大的機殼,可裝得下E-ATX主機板,擴充容量最多I/O規格基本上也是最好的,體積非常大,價格高昂。
ASUS ROG STRIX HELIOS,華碩太陽神是華碩標誌性的機殼之一。
中塔機殼: 最常見的機殼類型,也是最多人組的機殼,標準的機殼大小可以裝下ATX主機板。
Fractal Design North Charcoal,這個廠牌的機殼都非常有設計性,其中這個機殼的前面板是木頭的,非常有質感。
mATX機殼 : 小型機殼,可以安裝Micro-ATX或Mini-ITX主板,通常用於比較簡單的規格或是空間有限制的地方。
喬絲伯 D300,現在最流行的海景房機殼,其中他又把前面和側面的玻璃做成一體式的轉角帶有弧度,非常好看。
ITX機殼 : 緊湊型機殼,只可以裝Mini-ITX主板,主要都是玩家或是想要可以攜帶的用戶使用。
曜越 The Tower 100,曜越TT的招牌機殼,俗稱夾娃娃機,當初剛出來的時候外型十分讓人驚艷。
2. 機殼材質
鋼材: 常見且耐用,價格合理。
鋁材: 輕量且散熱效果較好,但價格較高且比較少見。
玻璃: 通常為強化玻璃,用於側板或前面板,現在甚至有全部都是玻璃的機殼,提升美觀度,但是重量較重跟有機會破掉是要注意的。
3. 散熱考量
機殼風扇: 機殼應該有足夠的風扇安裝位來確保良好的氣流,通常包括前後風扇、頂部和底部風扇位。
圖片的機殼上面後側面下面都裝滿風扇散熱很好,不過散熱越好也代表越容易進灰塵。
水冷支援: 有想要裝水冷的話,買機殼的時候記得注意自己的水冷排大小,再對應一下機殼支援的水冷排,建議是直接找上方可以容納的,水冷排裝在前側散熱跟效能都比較差一些。
4. 擴充性
硬碟架: 根據需要確保有足夠的2.5吋或3.5吋硬碟安裝位,現在很多機殼的3.5吋傳統硬碟只剩兩個甚至是一個了。
顯示卡長度: 檢查機殼內部的空間是否足夠容納高端長顯示卡。
有很多客人高高興興買了顯卡請我們幫他裝,結果顯卡太長根本塞不進他的機殼裡,最後只好連機殼一起換了。
5. 外觀和功能
RGB燈光: 這個應該是最多人想換機殼的原因,萬惡的RGB光害。
I/O面板: 要注意前面板的USB接口數量、音頻接口、電源按鈕位置等是否符合使用需求。
隔音: 有些機殼主打靜音,除了不用玻璃側板外在側板內還會加裝消音棉提升消音效果,但是一好沒兩好,散熱效果一定沒有有開孔的機殼好。
選購建議:
確定需求: 先考慮你的電腦用途看是要遊戲、生產力,還是一般文書電腦。
相容性: 檢查機殼大小是否能容納你的主機板、顯示卡、電源及其他硬體。
散熱: 優先選擇有良好散熱設計的機殼,確保系統穩定性。
未來升級: 如果未來有升級計劃,選擇有擴充空間的機殼。
結論:
其實機殼還是看自己喜歡的外觀,有些雖然擴充性很好,功能很好,但外觀不對味就沒用。
機殼的價位的話通常是$1000以上的用料就都很不錯,不至於買到太雷的,那超過$4000以上可能就看是不是有額外的特殊設計或是品牌信仰了。
貓語資訊
官方LINE:@811rraag
營業時間:10:00~20:00
地址:台中市中區成功路333號